“月白烟青水暗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月白烟青水暗流”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猿》

"月白烟青水暗流"平仄韵脚

拼音:yuè bái yān qīng shuǐ àn liú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杜牧 唐朝

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

三声欲断疑肠断,饶是少年今白头。

诗词解读

猿翻译、赏析和诗意

《猿》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猿猴呼啸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少年时代的遗憾和无奈。

诗中的月白、烟青、水暗流等形象描绘了夜晚的景色,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而猿猴孤独地呼啸在中秋的夜晚,更增加了一种凄凉和无奈的氛围。

第二句“孤猿衔恨叫中秋”,表达了猿猴的孤独和对中秋佳节的无奈。它们在呼唤的声音中似乎带着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昔日的无奈和懊悔。

第三句“三声欲断疑肠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纠结。猿猴的三声呼啸让人感到心肠都要断裂了。这种痛苦的叫声让人产生了同情和共鸣。

最后一句“饶是少年今白头”,抒发了诗人的遗憾和无奈。诗人多次提到的“少年”指的是自己,现在已经年华老去,白发苍苍,然而遗憾和无奈的事情仍然没有改变。

整首诗以猿猴的呼唤和诗人的内心痛苦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年华逝去的无奈和遗憾。通过动物的形象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境遇,给人以共鸣和深思。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杜牧独特的诗歌才华,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杜牧 (共511首诗)

小李杜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