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怜取眼前人”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不如怜取眼前人”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木兰花》

"不如怜取眼前人"平仄韵脚

拼音:bù rú lián qǔ yǎn qián rén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平韵)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木兰花

晏殊 宋朝

帘旌浪卷金泥凤。

宿醉醒来长瞢忪。

海棠开后晓寒轻,柳絮飞时春睡重。

美酒一杯谁与共。

往事旧欢时节动。

不如怜取眼前人,免更劳魂兼役梦。

诗词解读

木兰花翻译、赏析和诗意

《木兰花》是一首宋代诗词,由晏殊创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帘幕在风中飘荡,海棠花瓣像金色的泥鳅一样翻滚。清晨醒来时,我还在酒醉的迷糊中。海棠花开后,清晨的寒意变得轻柔,柳絮飞舞时,春天的睡意更浓。美酒一杯,谁能与我共饮?往事的欢乐在时光中飘动。与其怀念过去的人和事,不如珍惜眼前的人,不再让灵魂和梦境受到更多的痛苦和奴役。

诗意:

《木兰花》是一首表达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眼前人的珍惜的诗词。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醉酒后的迷糊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思念。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过去的美好只是回忆,更重要的是珍惜眼前的人和眼前的时光。诗词中流露出对眼前人的关怀和对自由的向往,希望摆脱过去的束缚,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赏析:

《木兰花》以唯美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表达,展示了晏殊独特的情感和思考方式。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帘幕、海棠花、柳絮等,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生机勃勃的美好氛围。诗人通过自我陶醉和酒醉来强调过去时光的欢乐和逝去的往事,但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人和眼前的时光。诗词中融入了对自由和解脱的向往,呼唤人们不要被过去所困扰,不要让灵魂和梦境受到束缚。

这首诗词展现了晏殊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度思考,同时也传达了珍惜眼前的人和时光的重要意义。它在宋代诗词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晏殊 (共379首诗)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