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松风寒”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静听松风寒”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幽琴》

"静听松风寒"平仄韵脚

拼音:jìng tīng sōng fēng hán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幽琴

刘长卿 唐朝

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

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诗词解读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幽琴翻译、赏析和诗意

幽琴

幽琴曲别调,潇洒意何长。

夜深分碧落,翠影月灵芳。

秋素惊弦响,寒声凝夜凉。

风雨不湿漆,清泠性靡弘。

音情即相合,人莫倾我弘。

触中诗思稠,舒乐尽巳弘。

燕赵多名士,歌吟争光芒。

辉煌虽锦绣,儿女情长长。

誓将碧落琴,白首无弹场。

中文译文:

幽静的琴曲别具一格,意境潇洒,并且富有深意。

深夜里,月光照满了轩窗,琴声在夜阑中格外动人。

苍翠的琴弦微微颤动,听起来静谧而凉爽。

风雨无法湿润琴面,琴音清澈而充分展现其美。

音乐情感即刻契合,没有人可以动摇我对音乐的热爱。

触摸琴弦,诗思如浓如糨,舒展快乐,感慨无边。

燕赵之地涌现了众多才子佳人,各自演绎歌吟,争相显耀光芒。

灿烂辉煌虽如锦缎般美丽,但儿女情长久难忘。

我发誓将这碧落琴传承,直至白发苍苍后仍然弹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长卿写给李侍郎的赠诗。通过描述幽琴的美妙音乐和独特的氛围,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知音的珍贵追求。

诗中以幽琴的音乐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和思绪。作者对幽琴的音乐进行了赞美,觉得幽琴独具特色,潇洒自如,有一种令人陶醉的魅力。他描述了一幅夜晚音乐的画面,月光照满了轩窗,琴声在夜晚中传来,如同清风拂过,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这种音乐的珍贵和稀有。虽然古调曲很值得喜爱,但是现代人很少有人弹奏,他把这首曲子献给李侍郎,寄托了对于能理解并欣赏这种音乐的知音的渴望。

最后,他发誓将这种独特的琴传承下去,一直到自己白发苍苍仍然弹奏。整首诗音韵优美,文采斐然,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知音的珍视和对音乐传承的决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刘长卿 (共502首诗)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