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易散琉璃脆”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彩云易散琉璃脆”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愁蕊香引(小石调)》

“彩云易散琉璃脆”的上一句是:惟顷刻

"彩云易散琉璃脆"平仄韵脚

拼音:cǎi yún yì sàn liú lí cuì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八霁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愁蕊香引(小石调)

柳永 宋朝

留不得。

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

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

忍思忆。

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

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诗词解读

愁蕊香引(小石调)翻译、赏析和诗意

《愁蕊香引(小石调)》中文译文:

无法留下。时间催促,却让芳兰停息,美好的花谢了,只是须臾间。五彩云朵易消散,琉璃脆弱,验证了之前的事情。风月之夜,几处都是过往的迹象。难以忍受思念之苦。这次的回望,永远成为天空的隔阂。向仙岛远去,回归黯淡的道路,两者都没有消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美好事物的消逝和思念之苦。作者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无奈和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在时间的变迁中往事的消失和思念的难以忍受。诗中运用芳兰歇谢、彩云易散等意象,以及夜晚的风月景象,衬托出诗人心中的忧愁和无奈情绪。通过描写时光的匆匆和美好事物的短暂性,作者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调,展示了柳永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柳永 (共291首诗)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