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兴每不浅”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托兴每不浅”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托兴每不浅”的上一句是:心中与之然

“托兴每不浅”的下一句是:何当造幽人

"托兴每不浅"平仄韵脚

拼音:tuō xìng měi bù qiǎn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六铣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李白 唐朝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何当造幽人,灭迹栖绝巘.

诗词解读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翻译、赏析和诗意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中文译文:

我出门望见了终南山,心中久久地思念那位隐居山中的紫阁隐者。终南山秀丽的景色难以形容,苍翠的山峦一日在我眼前。有时候白云在天空中升起,自然地舒展开来。我心中也如此,心情舒畅无比,满怀豪情壮志。什么时候才能成为那个隐居的人呢,藏身于绝峰之上,从此消失无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李白对终南山的景色以及隐居生活的向往。李白望见终南山之后,深深被山的壮丽景色所打动,心中充满了向往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渴望。他用秀丽难为名、苍翠日在眼等描写语言,表达了他对山峦美景的赞美之情。白云自然而然地舒展开来,如同他内心的情感一样,心情舒畅,豪情壮志。他想要成为那个隐居的人,消失在绝峰上,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抒发出了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追求的渴望。这首诗中的“终南山”是李白创作中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形象,代表着诗人追求自由、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李白 (共981首诗)

大李杜,酒中八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