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不语东风起”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黄莺不语东风起”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杨柳八首(一作杨柳枝)》

“黄莺不语东风起”的上一句是: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的下一句是:深闭朱门伴细腰

"黄莺不语东风起"平仄韵脚

拼音:huáng yīng bù yǔ dōng fēng qǐ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杨柳八首(一作杨柳枝)

温庭筠 唐朝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阑桥。

南内墙东御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春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阑干半入楼。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春草绿萋萋。

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

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柱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露,一面新妆待晓钟。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诗词解读

杨柳八首(一作杨柳枝)翻译、赏析和诗意

宜春苑外最长条,熟悉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个渠道碧水赤桥栏杆。

南内墙东大路旁,预先知道春色柳丝黄。

杏花不肯无情思,什么是情人最断肠。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对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

金丝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春愁惹。

到晚上更带龙池雨,半擦栏杆半入楼。

馆娃宫内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到王孙归意切,不关春草萋萋绿。

两个黄鹂色似金,袅袅枝啼露芳音乐活动。

春来希望自己长得像线,可惜纠缠荡你的心。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柱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露,一方面新妆等晓钟。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机流泪回忆被人。

塞门三月还冷漠,纵然有垂杨未觉春天。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温庭筠 (共374首诗)

温韦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