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美玉山果”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彼美玉山果”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

“彼美玉山果”是诗词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的第一句

“彼美玉山果”的下一句是:粲为金盘实

"彼美玉山果"平仄韵脚

拼音:bǐ měi yù shān guǒ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哿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

苏轼 宋朝

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

瘴雾脱蛮溪,清樽奉佳客。

客行何以赠,一语当加璧。

祝君如此果,德膏以自泽。

驱攘三彭仇,已我心腹疾。

愿君如此木,凛凛傲霜雪。

斫为君倚几,滑净不容削。

物微兴不浅,此赠毋轻掷。

诗词解读

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是苏轼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

瘴雾脱蛮溪,清樽奉佳客。

客行何以赠,一语当加璧。

祝君如此果,德膏以自泽。

驱攘三彭仇,已我心腹疾。

愿君如此木,凛凛傲霜雪。

斫为君倚几,滑净不容削。

物微兴不浅,此赠毋轻掷。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轼送给郑户曹一篮榧子的情景。榧子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果实,宛如金盘上的宝物。苏轼将这篮榧子奉献给郑户曹,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他希望郑户曹能够像这榧子一样,美德如同滋养膏油般滋润自己和他人。诗中还表达了苏轼心怀愤恨,希望能够消除内心的敌意,同时寄予郑户曹能够像坚硬的木材一样,傲然挺立于严寒的冰雪之中,不受外界的摧残。最后,苏轼提醒郑户曹珍惜这份赠礼,不要轻易抛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苏轼送赠榧子的情景,把握了传统诗词的抒情和赋情特点。通过运用富有意象的描写,将榧子比作美玉山果,形容它们宛如金盘上的珍宝。这种比喻既突出了榧子的珍贵和美味,又在诗中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诗人以“瘴雾脱蛮溪,清樽奉佳客”表达了自己将这份美味献给贵客的心情,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和祝福。

诗人借赠榧子之物,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愿望。他希望郑户曹能够像这榧子一样,拥有美德如同滋养膏油般滋润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愤恨和决心,希望能够消除心中的敌意,摆脱困扰。最后,苏轼以“斫为君倚几,滑净不容削”形容榧子的坚硬和珍贵,寓意着希望郑户曹能够像这样的木材一样,凛然傲立于严寒的冰雪之中,不受外界的摧残。

整首诗词运用了富有意象和比喻的语言,展示了苏轼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通过对榧子的描绘和赋予象征意义,诗人在其中表达了对宋代诗人苏轼的《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描述了苏轼送给郑户曹一篮榧子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那美丽的玉山果,闪烁着金盘的光泽。

瘴雾消散于蛮溪,清樽奉献给尊贵的客人。

作为礼物该如何赠送,一句话胜过千金。

祝福你拥有这样的果实,它以美德滋养自身。

摆脱三彭的仇恨,已成为我内心的痛楚。

愿你如同这株木材,傲然耸立在寒霜雪中。

雕琢成为你的书桌,光滑洁净无法被削减。

事物微小却意义深远,这份赠礼请不要轻易抛弃。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送给郑户曹一篮榧子的情景,并蕴含了一层深意。榧子象征美好的品质和美德,苏轼将其奉献给郑户曹,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敬重和赞美,并祝愿他能像这榧子一样,以德行来滋养自己和他人。苏轼还表达了自己对仇恨的厌倦,希望能够消除内心的痛楚。最后,他以木材的形象勉励郑户曹,希望他能像坚硬的木材一样,傲然挺立在严寒的冰雪中,不受外界的侵蚀。整首诗词寄托了苏轼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内心境遇的思考。

赏析:

《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运用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送赠榧子的场景。榧子作为一种珍贵的果实,被比喻为美玉山果,闪耀着金盘的光泽,突出了它的珍贵和美味。诗人将这篮榧子奉献给郑户曹,以清樽奉客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尊敬。

诗中表达了苏轼对郑户曹的期望和祝福。他希望郑户曹能够用行动和言语来赠送美德,以一句话的力量胜过千金礼物。这里所赠送的榧子象征了美德的滋养,诗人希望郑户曹能够通过自身的美德来滋养自己和他人。

诗人还表达了内心的愤恨和渴望解脱之情。他想要摆脱心中的仇恨和痛楚,希望郑户曹也能够远离纷争,傲然耸立在寒霜雪中,展示坚韧的品质。

最后,诗人提醒郑户曹珍惜这份赠礼,不要轻易抛弃。他以木材的比喻,形容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苏轼 (共3459首诗)

苏黄,三苏,苏辛,宋四家,唐宋八大家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