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虽无言不解愠”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柳虽无言不解愠”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次韵子由柳湖感物》

"柳虽无言不解愠"平仄韵脚

拼音:liǔ suī wú yán bù jiě yùn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三问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次韵子由柳湖感物

苏轼 宋朝

忆昔子美在东屯,数间茅屋苍山根。

嘲吟草木调蛮獠,欲与猿鸟争啾喧。

子今憔悴众所弃,驱马独出无往还。

惟有柳湖万株柳,清阴与子供朝昏。

胡为讥评不少借,生意凌挫难为繁。

柳虽无言不解愠,世俗乍见应怃然。

娇姿共爱春濯濯,岂问空腹修蛇蟠。

朝看浓翠傲炎赫,夜爱疏影摇清圆。

风翻雪阵春絮乱,蠹响啄木秋声坚。

四时盛衰各有态,摇落凄怆惊寒温。

南山孤松积雪底,抱冻不死谁复贤。

诗词解读

次韵子由柳湖感物翻译、赏析和诗意

回忆过去苏子美在东屯,几间茅草屋苍山根。

嘲呻吟草木调蛮獠,想与猿鸟争整日喧闹。

你憔悴众所抛弃,驱马独自出门没有来往。

只有柳湖万株柳,清阴和儿子上供昏。

胡为讽刺批评不少借,生意凌挫折难以为繁。

柳虽然没有说不理解生气,世俗乍现应失望。

娇姿一起爱春光秃秃,这间空着肚子修蛇蟠。

朝看浓翠傲慢炎热,晚上爱疏影动摇清圆。

风翻雪阵春天絮乱,啄木虫响秋声坚定。

四季盛衰各有形态,凋零凄凉惊寒温。如孤独的松柏南山积雪底,抱着冻不死谁又好。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zi yóu liǔ hú gǎn wù
次韵子由柳湖感物

yì xī zi měi zài dōng tún, shù jiān máo wū cāng shān gēn.
忆昔子美在东屯,数间茅屋苍山根。
cháo yín cǎo mù diào mán liáo, yù yǔ yuán niǎo zhēng jiū xuān.
嘲吟草木调蛮獠,欲与猿鸟争啾喧。
zi jīn qiáo cuì zhòng suǒ qì, qū mǎ dú chū wú wǎng huán.
子今憔悴众所弃,驱马独出无往还。
wéi yǒu liǔ hú wàn zhū liǔ, qīng yīn yǔ zi gōng cháo hūn.
惟有柳湖万株柳,清阴与子供朝昏。
hú wéi jī píng bù shǎo jiè, shēng yì líng cuò nán wéi fán.
胡为讥评不少借,生意凌挫难为繁。
liǔ suī wú yán bù jiě yùn, shì sú zhà jiàn yīng wǔ rán.
柳虽无言不解愠,世俗乍见应怃然。
jiāo zī gòng ài chūn zhuó zhuó, qǐ wèn kōng fù xiū shé pán.
娇姿共爱春濯濯,岂问空腹修蛇蟠。
cháo kàn nóng cuì ào yán hè, yè ài shū yǐng yáo qīng yuán.
朝看浓翠傲炎赫,夜爱疏影摇清圆。
fēng fān xuě zhèn chūn xù luàn, dù xiǎng zhuó mù qiū shēng jiān.
风翻雪阵春絮乱,蠹响啄木秋声坚。
sì shí shèng shuāi gè yǒu tài, yáo luò qī chuàng jīng hán wēn.
四时盛衰各有态,摇落凄怆惊寒温。
nán shān gū sōng jī xuě dǐ, bào dòng bù sǐ shuí fù xián.
南山孤松积雪底,抱冻不死谁复贤。

作者信息

苏轼 (共3459首诗)

苏黄,三苏,苏辛,宋四家,唐宋八大家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