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早见花枝”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春早见花枝”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抛球乐词》

抛球乐词

刘禹锡 唐朝

五彩绣团圆,登君玳瑁筵。

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诗词解读

抛球乐词翻译、赏析和诗意

《抛球乐词》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彩绣团圆,

登君玳瑁筵。

最宜红烛下,

偏称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

应须赠一船。

春早见花枝,

朝朝恨发迟。

及看花落后,

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

一杯君莫辞。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场欢乐的抛球游戏。五彩绣球团圆,象征着欢聚一堂的喜庆场景。在宴会上,登上主人的玳瑁宴席最适宜,而在花落之前更是特别美好。宾客们在主人之前起身,应该赠送一船的礼物。春天初早见到绽放的花朵,每天都感到遗憾它们开得太晚。当看到花儿凋谢之后,却又怀念它们未开放的时光。幸好有抛球游戏,不妨举起酒杯,共同享受这快乐。诗人向主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主人能够同乐。

赏析:

这首诗词以欢乐的抛球游戏为背景,通过描绘花朵的盛开与凋谢,表达了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瞬间的留恋。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五彩绣球代表欢聚和喜庆,登上玳瑁宴席象征着地位的尊贵,花的盛开和凋谢则象征着光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将欢乐和人生的瞬间美好与时光流转相结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诗词以流畅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清晰的情感表达,给人以愉悦和思考的空间。它展现了唐代诗人的娴熟写作技巧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示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对欢乐的追求。这首诗词在描绘欢乐场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让人对生命的短暂和美好瞬间的珍惜产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刘禹锡 (共723首诗)

刘白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