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识归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天际识归舟”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望海潮(四之二)》

望海潮(四之二)

秦观 宋朝

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

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

天际识归舟。

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

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

何人览古凝眸。

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

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

狂客鉴湖头。

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

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洲。

诗词解读

望海潮(四之二)翻译、赏析和诗意

《望海潮(四之二)》是宋代诗人秦观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秦峰苍翠,耶溪潇洒,

千岩万壑争流。

鸳瓦雉城,谯门画戟,

蓬莱燕阁三休。

天际识归舟。

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

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

何人览古凝眸。

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

梅市旧书,兰亭古墨,

依稀风韵生秋。

狂客鉴湖头。

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

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洲。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秋日的离愁别绪。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头以秦岭山脉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山峰苍翠、溪水潇洒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界的壮丽和生机盎然。接着,描写了千岩万壑中水流争竞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雄伟和壮观。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一座城市的景色,鸳瓦雉城和谯门画戟是对城市建筑的形象描绘。蓬莱燕阁指的是一种传说中的神仙居所,此处表示人们的休闲娱乐场所。诗中描绘了天空中的船只,表现了人们在海上的归航情景。

接着,诗人提到了泛舟五湖观赏烟雾弥漫的月色,与西子(指杭州)一同游玩。茂草台荒和苎萝村冷则是描绘秋日景色中的凄凉和寂静,引发了诗人内心的闲愁。

诗中出现了览古、朱颜、翠被等词语,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事物易逝。梅市旧书和兰亭古墨是指古代文化的遗迹,诗人通过这些文化象征来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诗人自称狂客,站在湖边观赏湖水,意味着他对自然景色的痴迷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长寿和长久欢愉的向往。金龟换酒是指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物,诗人希望以此与知己共饮,沉醉于遥远的蓬莱仙境。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意象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传统文化的喜爱,以及对逝去时光和长久欢愉的思考和向往。诗中的景色描写生动细腻,情感流露自然而真挚,展现了秦观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秦观 (共564首诗)

苏门四学士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