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道不忧贫”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忧道不忧贫”出自宋朝诗人徐元杰的《挽克斋陈先生四首》

"忧道不忧贫"平仄韵脚

拼音:yōu dào bù yōu pín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挽克斋陈先生四首

徐元杰 宋朝

薰炙儒先早,朱门授受亲。

去寻颜巷乐,归咏点雩春。

道妙穷精一,心传有省循。

乐天知命者,忧道不忧贫。

诗词解读

挽克斋陈先生四首翻译、赏析和诗意

《挽克斋陈先生四首》是宋代徐元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薰炙儒先早,朱门授受亲。

去寻颜巷乐,归咏点雩春。

道妙穷精一,心传有省循。

乐天知命者,忧道不忧贫。

译文:

早年受受教于克斋先生,从他那里接受了亲切的关怀。

曾去寻找欢乐于颜巷,如今回来吟咏点雩之春。

道理奥妙,深究精微而归于一致,心灵传递着深思熟虑。

乐天知命的人,不会为贫穷而忧虑,只忧虑自己对道的追求。

诗意:

这首诗以挽悼的方式表达了对陈先生的怀念和赞美。徐元杰在诗中回顾了与陈先生的师生情谊,并借此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人对命运的态度。

在诗的前两句中,徐元杰回顾了自己年少时受到克斋先生的教育和关怀,将其比喻为炙烤醇香的美味,同时也表达了对克斋先生的感激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中,徐元杰描述了自己曾经追求欢乐于颜巷,如今回归并吟咏点雩之春。这里颜巷和点雩都是指文化和学术的场所,表达了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

接着的两句中,徐元杰提到了道的奥妙和精微,强调了心灵的传递和深思熟虑的重要性。他认为通往道的路途妙不可测,但通过认真思考和实践,可以逐渐领悟到它的真谛。

最后两句中,徐元杰表达了对乐天知命之人的赞赏。这样的人不会为贫穷而忧虑,而是专注于追求道的境界和真理。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师生情谊、学问追求和对命运态度的描绘,展现了徐元杰的思想和人生观。诗中凝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克斋先生的敬爱之情,以及对学问和道的追求的热忱。

诗中提到的颜巷和点雩是宋代文化名地,代表了知识和学问的殿堂,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的道理妙穷精一,乐天知命者的观点,体现了徐元杰对人生境界和心态的思考。

整首诗写意深远,既表达了作者对师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又通过对学问和人生观的思考,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对道的追求。这首诗词意境高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徐元杰 (共105首诗)

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号梅野,上饶县煌固镇黄塘村人。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学,后师事真德秀。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