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供禄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故人供禄米”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酬高使君相赠》

酬高使君相赠

杜甫 唐朝

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

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

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

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

诗词解读

酬高使君相赠翻译、赏析和诗意

《酬高使君相赠》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杜甫在古寺里的生活情景,以及他的故友送来的禄米和邻舍赠送的蔬菜。他在这个空旷的寺庙里听法、阅读,并感慨自己不敢仿效古人的作品。

诗词的中文译文:

古寺里的僧人安排在笼中,而这座空房子成了我居住的地方。

故人提供给我米饭,邻舍则送来菜蔬。

我在两棵树下阅读佛法,即使有三辆车也装不下我的书。

我杜甫怎敢自比,有时候写作却像是相如。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诗人杜甫在古寺中的清贫生活以及亲友的赠送之情。他以幽默的口吻描写自己在空旷的寺庙中居住的情景,并感慨古人的学识和才华,自嘲自己写作的水平不及古人。

这首诗的赏析在于杜甫的自嘲和幽默的描写方式。他通过描写自己在寺庙中的生活,以及朋友送来的禄米和邻舍送来的蔬菜,表达了自己清贫但宁静的生活态度。他以幽默的方式自嘲自己的才华不及古人,但又表示自己有时候的作品也能像相如一样有所成就。这种自嘲和幽默的风格,使得这首诗更加亲切和生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óu gāo shǐ jūn xiāng zèng
酬高使君相赠

gǔ sì sēng láo luò, kōng fáng kè yù jū.
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
gù rén gōng lù mǐ, lín shè yǔ yuán shū.
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
shuāng shù róng tīng fǎ, sān chē kěn zài shū.
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
cǎo xuán wú qǐ gǎn, fù huò shì xiàng rú.
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

作者信息

杜甫 (共1171首诗)

大李杜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