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以民为本”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邦以民为本”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邦以民为本"平仄韵脚

拼音:bāng yǐ mín wèi běn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三阮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杜甫 唐朝

中郎石经后,八分盖憔悴。

顾侯运炉锤,笔力破馀地。

昔在开元中,韩蔡同赑屃。

玄宗妙其书,是以数子至。

御札早流传,揄扬非造次。

三人并入直,恩泽各不二。

顾于韩蔡内,辨眼工小字。

分日示诸王,钩深法更秘。

文学与我游,萧疏外声利。

追随二十载,浩荡长安醉。

高歌卿相宅,文翰飞省寺。

视我扬马间,白首不相弃。

骅骝入穷巷,必脱黄金辔。

一论朋友难,迟暮敢失坠。

古来事反覆,相见横涕泗。

向者玉珂人,谁是青云器。

才尽伤形体,病渴污官位。

故旧独依然,时危话颠踬。

我甘多病老,子负忧世志。

胡为困衣食,颜色少称遂。

远作辛苦行,顺从众多意。

舟楫无根蒂,蛟鼍好为祟。

况兼水贼繁,特戒风飙驶。

崩腾戎马际,往往杀长吏。

子干东诸侯,劝勉防纵恣。

邦以民为本,鱼饥费香饵。

请哀疮痍深,告诉皇华使。

使臣精所择,进德知历试。

恻隐诛求情,固应贤愚异。

列士恶苟得,俊杰思自致。

赠子猛虎行,出郊载酸鼻。

诗词解读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翻译、赏析和诗意

中郎石经后,第八部分是憔悴。

看侯运炉锤,笔力破馀地。

从前在开元年间,韩国蔡同赑屃。

玄宗妙的信,因此几个儿子到。

御札早流传,其宣扬不是仓促。

三人一起入值,恩泽各不二。

回头向韩国蔡内,辨别小字眼工。

分别每天给诸王,深入探索方法更保守。

文学与我交往,萧疏远名利。

追随二十年,浩荡长安醉。

高声歌唱你相宅,文书飞省寺。

看我扬马之间,白首不互相抛弃。

骅骝入居穷巷,一定要脱离黄金缰绳。

一论朋友难,晚晚敢忘记。

自古以来事情反复,相见横流泪。

刚才玉王珂人,谁是青云器。

才能尽伤身体,生病口渴污官职。

过去却依然,当时危险且跌倒跌倒。

我甘多病年老,你背着忧虑天下的志向。

为什么缺衣少食,颜色少称遂。

远作辛苦走,顺从很多意义。

船无蒂,蛟龙喜好作祟。

何况兼水贼繁,特别提醒狂风行驶。

奔腾战马时,往往杀死长吏。

子干东诸侯,鼓励防止放纵。

国以民为本,鱼饥饿费香饵。

请求哀创伤深,告诉皇华派。

使我精神所选择,进德知道历试。

同情索求情况,本应贤愚不同。

列士恶如果得到,俊杰想自己去。

赠子猛虎行,到郊外载酸楚。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杜甫 (共1171首诗)

大李杜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