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盖辨星文”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华盖辨星文”出自唐朝诗人杨炯的《出塞》

"华盖辨星文"平仄韵脚

拼音:huá gài biàn xīng wén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二文  (仄韵) 入声五物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出塞

杨炯 唐朝

塞外欲纷纭,雌雄犹未分。

明堂占气色,华盖辨星文。

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军。

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

诗词解读

出塞翻译、赏析和诗意

《出塞》是唐代杨炯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描绘塞外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丈夫们勇猛的心志和追求功勋的决心。

中文译文:

塞外欲纷纭,雌雄犹未分。

明堂占气色,华盖辨星文。

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军。

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塞外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塞外的纷乱局势,表达了丈夫们奋发向前、决心战胜困难的决心。

诗的第一句“塞外欲纷纷,雌雄犹未分”,揭示了塞外边界的混乱与不安定,人们的命运还没有决定。第二句“明堂占气色,华盖辨星文”,意味着人们观察天象、研读星辰,试图从中寻找吉凶吉兆,使命运得以预测。第三句“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军”,描述了将领们在这个混乱局势中崭露头角,他们是铿锵有力的军队,成为临危受命的主将。最后一句“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表达了丈夫们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下功勋的雄心,他们立志在战场上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勇气。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塞外的局势和丈夫们的志向,表达了杨炯对民族责任感和对将领的赞赏。诗中运用了不少意象,如“明堂”、“华盖”、“星文”,增强了诗的浪漫气息,使整首诗既表达了对塞外困境的关注,又表现了对将领们壮志凌云、立下功勋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杨炯 (共34首诗)

初唐四杰

杨炯(约650—约693),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杨炯自幼聪敏博学,唐显庆四年(659年)应童子举及弟,翌年待制弘文馆,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唐永淳元年(682年)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唐垂拱二年(686年)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唐如意元年(692年)任盈川令,约如意二年(693年)卒于任上。

杨炯文学才华出众,善写散文,尤擅诗。现存诗30余首,以五言见长,多边塞征战诗篇,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气势轩昂,风格豪放,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在艺术上,对仗工整,音韵合律,既有律诗的严谨之风,又有乐府诗的明快特色。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余篇。杨炯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他的诗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明代童佩辑有《杨盈川集》十卷。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