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年不满百”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生年不满百”出自宋朝诗人晁补之的《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六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是诗词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六生年不满百的第一句

“生年不满百”的下一句是:一日何三秋

"生年不满百"平仄韵脚

拼音:shēng nián bù mǎn bǎi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六生年不满百

晁补之 宋朝

生年不满百,一日何三秋。

花开苦多雨,何不张幕游。

行乐时不再,春荣岂长在。

古人轻尺璧,愚者昧所戒。

君看龙与虎,飘忽不相待。

诗词解读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六生年不满百翻译、赏析和诗意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六生年不满百》是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属于宋代文学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生年不满百,一日何三秋。

花开苦多雨,何不张幕游。

行乐时不再,春荣岂长在。

古人轻尺璧,愚者昧所戒。

君看龙与虎,飘忽不相待。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短暂和光阴易逝的思考和感叹。诗中以生命的长度为引子,表明生命虽然短暂,但时间的流逝却让人感到无比漫长,一天仿佛过了三个秋天般悠长。花朵虽然绽放,却经常受到雨水的侵袭,使得美丽的事物也常常伴随着痛苦。然而,面对生命的短暂和变幻无常,为何不抛开束缚,尽情地游玩和享受呢?行乐的时光不会再来,春天的繁荣也不会永久存在。古人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轻视名利和权势的追逐,而愚者却对此一无所知。最后,诗人引用龙与虎的比喻,说明人生中的机遇和命运常常飘忽不定,不容等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作者通过对比花开苦雨和生命的脆弱短暂,引发人们对于珍惜时光、把握机遇的思考。诗中提到古人轻视名利权势,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对于物质欲望的抗拒。最后的龙与虎的比喻,突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变幻莫测,呼唤人们要勇敢面对和把握生活中的机遇。这首诗词意境深远,启示人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快乐。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晁补之 (共772首诗)

苏门四学士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