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池台主”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试问池台主”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题洛中第宅》

"试问池台主"平仄韵脚

拼音:shì wèn chí tái zhǔ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题洛中第宅

白居易 唐朝

水木谁家宅,门高占地宽。

悬鱼挂青甃,行马护朱栏。

春榭笼烟暖,秋庭锁月寒。

松胶黏琥珀,筠粉扑琅玕.

试问池台主,多为将相官。

终身不曾到,唯展宅图看。

诗词解读

题洛中第宅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洛中第宅》

水木谁家宅,门高占地宽。

悬鱼挂青甃,行马护朱栏。

春榭笼烟暖,秋庭锁月寒。

松胶黏琥珀,筠粉扑琅玕.

试问池台主,多为将相官。

终身不曾到,唯展宅图看。

中文译文:

这座宅第拥有丰富的水木,门高地宽。

悬挂鲜活的鱼儿,行走有马兵护卫在红栏边。

春天的亭榭笼罩着温暖的烟雾,秋天的庭院锁住了寒冷的月光。

松树胶黏着琥珀,竹笋的粉撒在琅玕之上。

试问这座池台的主人,多半是将相或官僚。

我一生从未曾到访过,只能靠展示宅图来瞻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宅第,用细腻的描写揭示了宅子主人的奢华和地位。诗人以悬挂鱼儿、行走的马兵和宽敞的门为象征,表达了富有和高贵的特征。通过描写春天的亭榭笼罩着烟雾和秋天庭院锁住月光的景象,呈现了宅子的美景和封闭的氛围。诗中还描绘了松胶黏琥珀和竹粉扑琅玕,展示了宅子中的奇异之物。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座宅子的向往和羡慕,展示了他无法亲身到访的遗憾。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一座宏伟的宅第的美景和奢华,同时也折射出社会阶层和权势的象征。同时,诗人对这座宅子的渴望表达了他对富贵生活的向往和无法实现的遗憾。整首诗言简意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宅子的美景,诗意深远,人们通过阅读可以感受到宅子背后的深意和诗人对宅子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白居易 (共2741首诗)

元白,刘白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