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夜”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正月十六夜”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正月十六日夜二绝》

正月十六日夜二绝

陈与义 宋朝

正月十六夜,竹篱田父家。

明月照树影,满山如龙蛇。

诗词解读

正月十六日夜二绝翻译、赏析和诗意

《正月十六日夜二绝》是一首宋代陈与义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正月十六日夜二绝

朝来竹篱田父家

明月照树影

满山如龙蛇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正月十六的夜晚景象。诗人来到了一个名叫田父的家,在竹篱的围墙内。明亮的月光照耀下,树木的影子在田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整座山都被这样的景象笼罩着,形成了宛如龙蛇般曲折蜿蜒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正月十六夜晚的美景。诗人通过描绘月光照耀下的树影和绵延的山脉,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通过运用象征手法,将山脉比喻为龙蛇,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奇特的感觉。

诗中所用的意象和意境相得益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感受。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的树影,给人以宁静和神秘的感觉,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妙。山脉曲折蜿蜒的形状,使人联想到神秘的龙蛇,给整个景象增添了一种神奇的色彩。

此诗以简约的笔触勾勒出了丰富而壮美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入观察。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抒发了作者内心对于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陈与义 (共653首诗)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