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知天命”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五十知天命”出自唐朝诗人张说的《岳州夜坐》

岳州夜坐

张说 唐朝

炎洲苦三伏,永日卧孤城。

赖此闲庭夜,萧条夜月明。

独歌还太息,幽感见馀声。

江近鹤时叫,山深猿屡鸣。

息心观有欲,弃知返无名。

五十知天命,吾其达此生。

诗词解读

岳州夜坐翻译、赏析和诗意

《岳州夜坐》

炎洲苦三伏,永日卧孤城。

赖此闲庭夜,萧条夜月明。

独歌还太息,幽感见馀声。

江近鹤时叫,山深猿屡鸣。

息心观有欲,弃知返无名。

五十知天命,吾其达此生。

中文译文:

在炎热的夏日,我一直躺在孤独的城市中。

幸好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清幽的月光照亮了我的心灵。

我独自唱歌,忍不住叹息,幽远的感触仍在耳边回荡。

江边的鹤时常鸣叫,山深处的猿猴屡次鸣叫。

我的心灵开始冷静,欲望渐渐消退,放弃了名利。

到了五十岁,我终于明白了天命,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唐代张说寂寞坐夜的岳州作为背景,表达了人生的沉思和思考。诗人描述了炎热的夏天,白天他一直躺在孤独的城市废墟中,然而在夜晚,月光的照耀下给他带来了些许的慰藉。他独自唱歌,太息感叹,稀疏的声音透露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江边的鹤时常鸣叫,山深处的猿猴屡次鸣叫,使他的心灵得到一丝宁静。他放下了欲望,回归了心灵的宁静,领悟到了五十岁的人生真谛。

整首诗写景唯美,诗人用简练而凄凉的语言展现了他在夜晚寂寞坐思的心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名利的厌倦,对寂寞的领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哲理与感慨,体现了唐代文人士子的追求心灵净化与超脱尘世的崇高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uè zhōu yè zuò
岳州夜坐

yán zhōu kǔ sān fú, yǒng rì wò gū chéng.
炎洲苦三伏,永日卧孤城。
lài cǐ xián tíng yè, xiāo tiáo yè yuè míng.
赖此闲庭夜,萧条夜月明。
dú gē hái tài xī, yōu gǎn jiàn yú shēng.
独歌还太息,幽感见馀声。
jiāng jìn hè shí jiào, shān shēn yuán lǚ míng.
江近鹤时叫,山深猿屡鸣。
xī xīn guān yǒu yù, qì zhī fǎn wú míng.
息心观有欲,弃知返无名。
wǔ shí zhī tiān mìng, wú qí dá cǐ shēng.
五十知天命,吾其达此生。

作者信息

张说 (共268首诗)

张说(yuè)(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

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历任太子校书、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因不肯诬陷魏元忠,被流放钦州。后来,张说返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

张说拜相后,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尚书左丞,后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姚崇拜相后,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又贬岳州刺史,在苏颋进言下,改任荆州长史。张说在担任天兵军大使时,持节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讨平突厥叛将康待宾,被召拜为兵部尚书。后又讨平康愿子叛乱,建议裁撤镇军,整顿府兵,升任中书令,加集贤院学士,并倡议唐玄宗封禅泰山,进封右丞相。

张说脾气暴躁,与同僚关系不睦,而且生性贪财,因此遭到弹劾,被免去中书令,后被迫致仕。不久,张说被起复,先为右丞相,又任左丞相。开元十八年(730年),张说病逝,时年六十四岁。追赠太师,谥号文贞。

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