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来正带凌晨露”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摘来正带凌晨露”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种植故有落句之戏》

"摘来正带凌晨露"平仄韵脚

拼音:zhāi lái zhèng dài líng chén lù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种植故有落句之戏

白居易 唐朝

摘来正带凌晨露,寄去须凭下水船。

映我绯衫浑不见,对公银印最相鲜。

香连翠叶真堪画,红透青笼实可怜。

闻道万州方欲种,愁君得吃是何年。

诗词解读

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种植故有落句之戏翻译、赏析和诗意

《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种植故有落句之戏》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摘来正带凌晨露,寄去须凭下水船。

映我绯衫浑不见,对公银印最相鲜。

香连翠叶真堪画,红透青笼实可怜。

闻道万州方欲种,愁君得吃是何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白居易重寄荔枝和杨使君的情景。诗人摘取荔枝时,正带着清晨的露水,将荔枝寄给杨使君,必须依靠下水船运送。荔枝映照着诗人的绯红衣衫,使其更加鲜艳夺目,而寄给杨使君的礼物中,最鲜艳的是公章的银印。

诗中描绘了荔枝的美好,形容荔枝的香气连同翠绿的叶子一起,真实得像是画出来的一样。红透的果肉透过绿色的外皮看起来十分可爱。但是诗人听说杨使君在万州想要种植荔枝,却愁想要吃到荔枝还要等多久呢?

这首诗以描绘荔枝的美丽和诗人情感的表达为主题,通过色彩鲜明的描写和情感交融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美食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转和生活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白居易 (共2741首诗)

元白,刘白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