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揩背人”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寄语揩背人”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如梦令》

“寄语揩背人”的下一句是:尽日劳君挥肘

如梦令

苏轼 宋朝

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

盖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

”因取以为名云

水垢何曾相受。

细看两俱无有。

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

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诗词解读

如梦令翻译、赏析和诗意

《如梦令》是苏轼在宋代所作的一首词,其内容取材自唐朝庄宗所作的一首词,庄宗原名忆仙姿,后因名字不雅而改名为如梦令。苏轼依据庄宗的词意,以如梦般的感觉来描绘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以下是《如梦令》的中文译文:

南唐时节,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首词描绘了春日里的美景和花朵的绚烂,其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感悟,也寓意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如梦令》的诗意是:人生如梦,短暂而又无常,就像词中所描绘的春景一样,美好却转瞬即逝。

在赏析方面,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短暂的春日美景和人生的短暂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同时,这首词也展示了苏轼高超的艺术才华,其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词作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总之,《如梦令》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感性的词作,其清新简洁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使得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rú mèng lìng
如梦令

táng zhuāng zōng zhì, míng yì xiān zī, xián qí míng bù yǎ, gù gǎi wéi rú mèng lìng.
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
gài zhuāng zōng zuò cǐ cí, zú zhāng yún:" rú mèng rú mèng, hé lèi chū mén xiāng sòng.
盖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
" yīn qǔ yǐ wéi míng yún
”因取以为名云
shuǐ gòu hé zēng xiāng shòu.
水垢何曾相受。
xì kàn liǎng jù wú yǒu.
细看两俱无有。
jì yǔ kāi bèi rén, jǐn rì láo jūn huī zhǒu.
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
qīng shǒu, qīng shǒu, jū shì běn lái wú gòu.
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作者信息

苏轼 (共3459首诗)

苏黄,三苏,苏辛,宋四家,唐宋八大家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