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少行客”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极目少行客”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题铁门关楼》

"极目少行客"平仄韵脚

拼音:jí mù shǎo xíng kè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题铁门关楼

岑参 唐朝

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

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

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

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

诗词解读

题铁门关楼翻译、赏析和诗意

铁关天西涯,

极目少行客。

关门一小吏,

终日对石壁。

桥跨千仞危,

路盘两崖窄。

试登西楼望,

一望头欲白。

中文译文:

这座铁关在天涯西方,

只看见很少的行人。

关门的小吏,

整天对着石壁。

桥横跨千丈的峭壁之上,

路径蜿蜒在两崖之间。

试着登上西楼眺望,

一览无际的景色使人感到天将亮。

诗意和赏析:

《题铁门关楼》描绘了一幅闭塞而边远的山水景象。铁关位于天涯西方,少有人经过,只有一个小吏守卫,整天对着石壁。桥横跨在险峻的绝壁上,路非常狭窄。诗人试着登上西楼眺望,发现一望无际的景色让人感到天将亮。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色,并通过形容词和动词的运用,塑造了山崖险峻、路途艰难的画面。诗人通过写景,表达了对于边远地区的孤寂和荒凉的感触。尽管诗人身处于偏远之地,但他依然能够通过登楼远望,感受到辽阔的世界,这展示了他超然的思想境界。整首诗写景清晰,表达了作者对边塞景色的沉思和远望,给人以寂寥和豁达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岑参 (共385首诗)

高岑,四大边塞诗人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