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天地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俯仰天地间”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叹白发》

"俯仰天地间"平仄韵脚

拼音:fǔ yǎng tiān dì jiān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仄韵) 去声十六谏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叹白发

王维 唐朝

我年一何长,鬓发日已白。

俯仰天地间,能为几时客。

惆怅故山云,徘徊空日夕。

何事与时人,东城复南陌。

诗词解读

叹白发翻译、赏析和诗意

《叹白发》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年纪已经很长了,头发已经变白。

我在天地之间抬头低头,度过了多少时光作客。

我对故乡的云朵感到忧伤,徘徊在空旷的日落时分。

我与这时代的人们有何事可谈,重又回到东城与南陌。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年纪渐长、头发变白的感叹与惆怅之情。诗人回首过去的岁月,思考自己在天地间的存在和归属感。他感叹时间的流逝,对故乡的景物充满忧伤之情。诗人犹豫不决,不知道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有何相谈之事,最终选择回到自己熟悉的东城与南陌。

赏析:

这首诗富有王维特有的禅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描绘了时光荏苒,岁月易逝的主题,通过对头发的晚年变白进行隐喻。诗人思考自己作为人在宇宙中的微小存在,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的忧虑。同时,诗中还流露出一种对社交矛盾和现实困境的无奈之情。最后,诗人选择了回到古老的文化背景中,东城与南陌代表了传统文化的归属感。整首诗展现了诗人成熟的思考与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通过细腻的描摹和深刻的意象运用,本诗表现了王维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体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王维 (共404首诗)

王孟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