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逞舞裀歌扇”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争逞舞裀歌扇”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河传(二之一·仙吕调)》

"争逞舞裀歌扇"平仄韵脚

拼音:zhēng chěng wǔ yīn gē shàn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河传(二之一·仙吕调)

柳永 宋朝

翠深红浅。

愁蛾黛蹙,娇波刀翦。

奇容妙妓,争逞舞裀歌扇。

妆光生粉面。

坐中醉客风流惯。

尊前见。

特地惊狂眼。

不似少年时节,千金争选。

相逢何太晚。

诗词解读

河传(二之一·仙吕调)翻译、赏析和诗意

《河传(二之一·仙吕调)》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展现了她的容貌和令人倾倒的魅力。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翠深红浅。愁蛾黛蹙,娇波刀翦。

(翠色深沉,红色浅淡。愁思的眉黛皱起,娇媚的波浪被刀剪裁。)

奇容妙妓,争逞舞裀歌扇。妆光生粉面。

(奇特妙妍的容颜,竞相展示舞姿和歌唱。妆容闪耀,粉面生辉。)

坐中醉客风流惯。尊前见。特地惊狂眼。

(坐在座中的醉倒的客人习惯了风流的生活。在她面前,特地使人陶醉,惊艳了眼神。)

不似少年时节,千金争选。相逢何太晚。

(不再像少年时代那样受到千金寻求。相遇为何来得如此晚。)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一位美丽女子的魅力和吸引力。她的容颜妩媚动人,令人心神荡漾。她的舞姿和歌喉更是引起了众人的赞赏和痴迷。她身边的醉倒的客人们都习惯了她的风流韵事,而她的出现却使人们陶醉而惊艳不已。诗人通过对这位女子的描写,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匆匆。少年时代的美貌已经不再受到千金的追求,而相遇也来得太晚,错过了最美好的时刻。

这首诗词展示了柳永独特的语言表达和细腻的情感描绘,通过对女子的容貌和魅力的描述,传达了时光流转和美好时刻的逝去所带来的遗憾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chuán èr zhī yī xiān lǚ diào
河传(二之一·仙吕调)

cuì shēn hóng qiǎn.
翠深红浅。
chóu é dài cù, jiāo bō dāo jiǎn.
愁蛾黛蹙,娇波刀翦。
qí róng miào jì, zhēng chěng wǔ yīn gē shàn.
奇容妙妓,争逞舞裀歌扇。
zhuāng guāng shēng fěn miàn.
妆光生粉面。
zuò zhōng zuì kè fēng liú guàn.
坐中醉客风流惯。
zūn qián jiàn.
尊前见。
tè dì jīng kuáng yǎn.
特地惊狂眼。
bù shì shào nián shí jié, qiān jīn zhēng xuǎn.
不似少年时节,千金争选。
xiāng féng hé tài wǎn.
相逢何太晚。

作者信息

柳永 (共291首诗)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