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当年秦始皇”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不见当年秦始皇”出自明朝诗人林翰的《诫子弟》

"不见当年秦始皇"平仄韵脚

拼音:bú jiàn dāng nián qín shǐ huáng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诫子弟

林翰 明朝

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诗词解读

诫子弟翻译、赏析和诗意

《诫子弟》是林翰的一首明代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何事纷争一角墙,

让他几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诗意:

这首诗词讲述了一种对于争斗和争论的淡然态度,并借用长城和秦始皇的故事来进行比喻。诗人通过墙壁的争斗来象征人们在世间争吵的事情,诗人认为这种争斗只是无关紧要的琐事,不值得过多关注。长城作为古代中国的伟大工程,代表着国家的统一和坚固,而秦始皇则是建造长城的始创者。然而,长城至今依然存在,而秦始皇早已不见,这表明了世事转瞬即逝,争斗和争论都会被时间抹去,而真正持久的是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墙壁、长城和秦始皇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纷争、看淡争论的心态。诗人并不认为一角墙的争斗有多么重要,他用“让他几尺又何妨”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意味着对于这种争斗,无论是增加几寸还是减少几寸都没有实质的意义。通过对长城和秦始皇的提及,诗人进一步强调了世事的变幻无常,争斗只是短暂的,而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将会长存。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的豁达和淡泊情怀,表达了一种超越争斗的智慧和宽容的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林翰 (共1首诗)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