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许村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拾穗许村童”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暂往白帝复还东屯》

暂往白帝复还东屯

杜甫 唐朝

复作归田去,犹残获稻功。

筑场怜穴蚁,拾穗许村童。

落杵光辉白,除芒子粒红。

加餐可扶老,仓庾慰飘蓬。

诗词解读

暂往白帝复还东屯翻译、赏析和诗意

《暂往白帝复还东屯》是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杜甫离开政治舞台,回归自然田园的心境和情感。

诗中的“白帝”是指巫山,而“东屯”则是指朝廷。杜甫以“复作归田去”开篇,意味着他放弃了进取的官场,选择重新回到农田生活。他用“犹残获稻功”表达了自己曾经在田间劳作的辛勤和积累。

诗中还描写了农田的生活场景,如“筑场怜穴蚁,拾穗许村童”。“穴蚁”象征着田园生活的安宁和祥和,而“村童”则代表着乡村劳动力。这些细节描写体现了杜甫对自然和农田生活的热爱。

接着,诗中出现了“落杵光辉白”和“除芒子粒红”等描写农田丰收的景象。这些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种田劳作的辛勤和收获。对于作为一个诗人而言,这不仅是一种物质的满足,更是对生活的深情赞美。

最后两句“加餐可扶老,仓庾慰飘蓬”,表达了杜甫对农田生活的渴望和向往。他认为在农田中,人们可以过上简单而安稳的生活,不受外界的干扰。

整首诗以写景描写为主,通过对自然和农田的描绘,展现了杜甫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它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传递了对农田劳动者的赞美和关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àn wǎng bái dì fù huán dōng tún
暂往白帝复还东屯

fù zuò guī tián qù, yóu cán huò dào gōng.
复作归田去,犹残获稻功。
zhù chǎng lián xué yǐ, shí suì xǔ cūn tóng.
筑场怜穴蚁,拾穗许村童。
luò chǔ guāng huī bái, chú máng zǐ lì hóng.
落杵光辉白,除芒子粒红。
jiā cān kě fú lǎo, cāng yǔ wèi piāo péng.
加餐可扶老,仓庾慰飘蓬。

作者信息

杜甫 (共1171首诗)

大李杜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