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饮心先醉”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未饮心先醉”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酬令狐相公杏园花下饮有怀见寄》

"未饮心先醉"平仄韵脚

拼音:wèi yǐn xīn xiān zuì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酬令狐相公杏园花下饮有怀见寄

刘禹锡 唐朝

年年曲江望,花发即经过。

未饮心先醉,临风思倍多。

三春看又尽,两地欲如何。

日望长安道,空成劳者歌。

诗词解读

酬令狐相公杏园花下饮有怀见寄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酬令狐相公杏园花下饮有怀见寄》

年年曲江望,花发即经过。

未饮心先醉,临风思倍多。

三春看又尽,两地欲如何。

日望长安道,空成劳者歌。

中文译文:

每年曲江一望,花儿开放即刻经过。

未曾喝醉但心已沉醉,临风之下思绪倍加深。

三个春天已经看尽,我们两地又该如何是好。

日夜盼望着长安的道路,但徒然成了劳作者的歌。

诗意:

这首诗以饮酒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刘禹锡对时光流转与离散的感叹之情。诗中以曲江、花开为象征,折射出岁月的迅速流逝。诗人沉醉而未醉,临风之下思绪倍增,春天转瞬即逝,思念的心情更加浓郁。面对两地相隔的境况,诗人对未来感到困惑,又希望通过思绪与渴望长安的道路进行寻找。最后诗人所呈现的“空成劳者歌”,既有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也有对劳作生活所产生的疲惫之感。

赏析:

诗人通过对曲江、花开等景物的描写,以及对酒和思绪的表达,将自己的情感和内心的思绪融入其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离散的焦虑与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期许。整首诗既表现了个体生活的苦闷与疲惫,又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与此同时,诗人通过内心的宣泄,将自我与世界相连,将对境况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盼融为一体。这使得诗词在情感表达的同时,也呈现了一种审美上的偏向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óu líng hú xiàng gōng xìng yuán huā xià yǐn yǒu huái jiàn jì
酬令狐相公杏园花下饮有怀见寄

nián nián qǔ jiāng wàng, huā fā jí jīng guò.
年年曲江望,花发即经过。
wèi yǐn xīn xiān zuì, lín fēng sī bèi duō.
未饮心先醉,临风思倍多。
sān chūn kàn yòu jǐn, liǎng dì yù rú hé.
三春看又尽,两地欲如何。
rì wàng cháng ān dào, kōng chéng láo zhě gē.
日望长安道,空成劳者歌。

作者信息

刘禹锡 (共723首诗)

刘白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