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黄云高”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日暮黄云高”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日暮黄云高"平仄韵脚

拼音:rì mù huáng yún gāo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岑参 唐朝

白露披梧桐,玄蝉昼夜号。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

所适在鱼鸟,焉能徇锥刀。

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

胜概日相与,思君心郁陶。

诗词解读

巩北秋兴寄崔明允注释

①巩:指巩县(今属河南)。崔明允:博陵人。开元十八年进士(说见陶敏《岑参诗人名注释及系年补正》),天宝元年应制举文辞秀逸科及第(《唐会要》卷七六),二年官左拾遗内供奉(《金石萃编》卷八六《庆唐观金篆斋颂》),位终礼部员外郎(《新唐书》卷七二下《宰相世系表》)。

②披:覆盖。

③玄蝉:即寒蝉。

④佐休明:辅佐休美昌明之世。指为官。

⑤小人:作者自指。事蓬篙:指隐居。

⑥徇:从,曲从。锥刀:即“锥刀之末”,喻细微之利。

⑦广武:在今河南荣阳东北。此指明允乘舟沿黄河向广武方向而去。

⑧成皋:在今荥阳汜水镇。“成”明抄本等俱作“城”。

⑨郁陶:郁闷忧愁。

作者信息

岑参 (共385首诗)

高岑,四大边塞诗人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