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便他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回首便他年”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江城子》

江城子

苏轼 宋朝

前瞻马耳九仙山。

碧连天。

晚云间。

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

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

去翩翩。

点轻烟。

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

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诗词解读

江城子翻译、赏析和诗意

《江城子》是苏轼的一首诗,描绘了江城夜景的美丽和人事凄凉之感。

原文: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中文译文:

远望马耳山上的九仙,碧蓝的天空中,夜晚的云彩飘散着。城墙上的高台,真的显得超然脱俗。请不要让匆忙的云雨散去,今晚,皓月高悬。小溪中,鸥鹭静静地站在一起。它们轻盈地飞翔,点缀着轻轻的烟雾。人事凄凉,回首看,已是他年。请不要忘记使君欢歌的地方,在垂柳下,在矮槐前。

诗意和赏析:

《江城子》描绘了一个江城夜晚的景象,以及对人事凄凉的思考和回忆。诗人以超然的视角,观察着远处的九仙山和碧蓝的天空。他希望夜晚的云雨能够停留,让皓月照亮江城。小溪中的鸥鹭安静地站在一起,它们轻盈地飞翔,点缀着轻轻的烟雾,给夜晚增添了一丝诗意的美感。

然而,诗人在描绘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事凄凉的感慨。他回首看去,发现时间已经过去,曾经的欢笑与歌声似乎已经远去。他呼吁读者不要忘记使君欢歌的地方,在垂柳和矮槐的陪伴下,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江城夜景的美丽和对人事凄凉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美好回忆的珍惜,并呼吁读者不要忘记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歌声。这首诗以婉约、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对人生和时光的深邃思考,给人一种沉静而又哀婉的美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苏轼 (共3459首诗)

苏黄,三苏,苏辛,宋四家,唐宋八大家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