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边待至今”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沙边待至今”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渝州候严六侍御不到,先下峡》

“沙边待至今”的下一句是:不知云雨散

渝州候严六侍御不到,先下峡

杜甫 唐朝

闻道乘骢发,沙边待至今。

不知云雨散,虚费短长吟。

山带乌蛮阔,江连白帝深。

船经一柱观,留眼共登临。

诗词解读

渝州候严六侍御不到,先下峡翻译、赏析和诗意

渝州候严六侍御不到,先下峡。

闻道乘骢发,沙边待至今。

不知云雨散,虚费短长吟。

山带乌蛮阔,江连白帝深。

船经一柱观,留眼共登临。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渝州等待严六侍御未到,于是先下峡。

听说严六侍御骑着骢马出发,我在河边等到现在。

不知云雨散去,虚费了许多时间唱诵。

山脉绵延无垠,江水连通到白帝城。

船只经过一柱山,我目送着它们共同登临。

这首诗词描绘了杜甫在渝州等待严六侍御的情景。杜甫听说严六侍御乘骢马上路了,但他在沙滩边等了很久依然未见到严六的到来。他感叹不知道云雨是否散去,长时间的等待只是虚费了宝贵的时光,于是他用短长的吟诵来抒发自己的情绪。渝州周围的山脉广阔无垠,江水直连到白帝城,船只经过一柱山景,杜甫在船上眺望,留下眼前景色与自己共同登临的感慨。

这首诗词表达了杜甫在等待的过程中的焦虑与无奈,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叹。通过山川之间的对比,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整体诗意清新自然,节奏流畅,通过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相结合,既传达了杜甫的感叹和失望,也凸显了自然的壮美景色。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ú zhōu hòu yán liù shì yù bú dào, xiān xià xiá
渝州候严六侍御不到,先下峡

wén dào chéng cōng fā, shā biān dài zhì jīn.
闻道乘骢发,沙边待至今。
bù zhī yún yǔ sàn, xū fèi duǎn cháng yín.
不知云雨散,虚费短长吟。
shān dài wū mán kuò, jiāng lián bái dì shēn.
山带乌蛮阔,江连白帝深。
chuán jīng yī zhù guān, liú yǎn gòng dēng lín.
船经一柱观,留眼共登临。

作者信息

杜甫 (共1171首诗)

大李杜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