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丧乱皆可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古时丧乱皆可知”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清明》
"古时丧乱皆可知"平仄韵脚
拼音:gǔ shí sāng luàn jiē kě zhī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清明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
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
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金镫下山红粉晚,牙樯捩柁青楼远。
古时丧乱皆可知,人世悲欢暂相遣。
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
逢迎少壮非吾道,况乃今朝更祓除。
诗词解读
清明翻译、赏析和诗意
《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表达了杜甫对于世事沧桑和人生离别的感慨。
诗中以清明节为背景,写出了繁华的长沙城,人们纷纷出游的景象。渡头的翠柳摇曳,映照着人们欢快的笑脸。街头上马儿红着蹄子,饰得骄傲,水边的船上传来欢声笑语。这是一个热闹的时刻,人们纷至沓来,其中不乏一些将领和军人。
诗人还提到了马援,一个历史上的将领,他正在眼前征战。而诗中也出现了葛强,或许他是诗人的朋友,他们有着相同的心事。
然而,诗人的视野不仅局限在此时此地,他提到了古代的丧乱和悲欢离别。他感慨人世中的喜怒哀乐都是暂时的,可以相互离别。他的弟侄虽然还存活着,但他们也无法通信,无法与他共同分享彼此的心事。而他自己也不能脱离战争,离开苦寂的生活。
诗的最后,诗人提到了祓除这一传统习俗,似乎寓意着要摒弃一切不快乐的事物,迎接新的开始。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节的人们欢声笑语,以及诗人对事物的思索,抒发了对于世事的感慨和对离别的痛苦的抒发。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对历史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于人世短暂和变幻无常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