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带刺攀应懒”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蔷薇带刺攀应懒”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题山石榴花》

“蔷薇带刺攀应懒”的上一句是:露销妆脸泪新干

“蔷薇带刺攀应懒”的下一句是:菡萏生泥玩亦难

"蔷薇带刺攀应懒"平仄韵脚

拼音:qiáng wēi dài cì pān yīng lǎn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四旱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题山石榴花

白居易 唐朝

一丛千朵压阑干,翦碎红绡却作团。

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

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

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

诗词解读

题山石榴花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山石榴花》的中文译文是:“一丛千朵压低门戟,片片红绡凑成团。风轻摆动,香气不尽,露珠干了,妆脸上的泪水也消失了。玫瑰带刺,爬得慵懒不愿争高低,睡莲生在泥中,玩也不容易。不论怎样,这些花儿都在屋檐下,等待着有人采摘,尽管被人观赏。”

这首诗描绘了柳梢红榴花的美景。作者将石榴花形容为“一丛千朵”,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繁花盛开的壮丽景象。同时,诗中还写到了花朵被风摆动的情景和香气的飘散,以及由于露水干了,花朵上的泪水也消失了的细腻描写。

此外,诗中还以比喻的方式描绘了蔷薇和睡莲。蔷薇被描述为攀爬得慵懒不愿争高低,而睡莲则顽强地生长在泥土中,让人感受到了不同种类花朵的特点和个性。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绚烂美丽的景色的赞叹与欣赏,以及花朵无私地展示自己的美丽和等待被人欣赏的态度。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抱负。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并提醒人们要珍惜和欣赏身边的美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白居易 (共2741首诗)

元白,刘白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