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但愁雷雨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咫尺但愁雷雨至”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渼陂行(陂在鄠县西五里,周一十四里)》

"咫尺但愁雷雨至"平仄韵脚

拼音:zhǐ chǐ dàn chóu léi yǔ zhì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渼陂行(陂在鄠县西五里,周一十四里)

杜甫 唐朝

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

天地黤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兴极忧思集。

鼍作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及。

主人锦帆相为开,舟子喜甚无氛埃。

凫鹥散乱棹讴发,丝管啁啾空翠来。

沈竿续蔓深莫测,菱叶荷花静如拭。

宛在中流渤澥清,下归无极终南黑。

半陂已南纯浸山,动影袅窕冲融间。

船舷暝戛云际寺,水面月出蓝田关。

此时骊龙亦吐珠,冯夷击鼓群龙趋。

湘妃汉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无。

咫尺但愁雷雨至,苍茫不晓神灵意。

少壮几时奈老何,向来哀乐何其多。

诗词解读

渼陂行(陂在鄠县西五里,周一十四里)翻译、赏析和诗意

岑参兄弟都好奇,带着我远来游漠破。

天地黤惨忽略不同的颜色,

波涛万顷堆琉璃。

琉璃漫无边际乘船进入,事情很兴极忧思聚集。

膏作鲸鱼吞不知道,恶风白浪后悔也来不及。

主人锦帆相为开,

船夫很高兴没有凶气。

野鸭鸥鸟散乱棹歌发,音乐能整日空翠色来。

沈竿继续蔓延深不可测,菱叶荷花静如擦。

宛在流水中渤懈清,

下归于无极终南黑。

半山坡已南纯浸山,动影袅娴冲融之间。

船船黑戛云际寺,水面上个月从蓝田关。

此时骊龙也吐珍珠,

冯夷击鼓声群龙趋向。

湘妃汉女出来唱歌跳舞,金支翠旗光有没有。

咫尺只愁雷雨到来,苍茫不明白神意。

少壮几时怎么老有什么,

刚才哀乐何其多。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杜甫 (共1171首诗)

大李杜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