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巫咸几回死”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彭祖巫咸几回死”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浩歌》

“彭祖巫咸几回死”的上一句是:王母桃花千遍红

“彭祖巫咸几回死”的下一句是:青毛骢马参差钱

"彭祖巫咸几回死"平仄韵脚

拼音:péng zǔ wū xián jǐ huí sǐ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浩歌

李贺 唐朝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

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

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卫娘发薄不胜梳。

看见秋眉换新绿,二十男儿那刺促。

诗词解读

浩歌翻译、赏析和诗意

《浩歌》是唐代李贺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旷世奇谋和英雄豪情的故事,表现了李贺对于壮丽景观和英雄气概的热爱和追求。

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南风吹山作平地,

帝遣天吴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红,

彭祖巫咸几回死。

青毛骢马参差钱,

娇春杨柳含细烟。

筝人劝我金屈卮,

神血未凝身问谁。

不须浪饮丁都护,

世上英雄本无主。

买丝绣作平原君,

有酒惟浇赵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

卫娘发薄不胜梳。

看见秋眉换新绿,

二十男儿那刺促。

这首诗意味深长,通过描绘壮丽的景观和英雄豪情,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真理、追寻激情和奋斗的渴望。诗中所描述的南风吹山作平地和帝遣天吴移海水是对大自然奇观的想象,体现了作者对于壮丽景色的追求和热爱。

王母桃花千遍红和彭祖巫咸差几回死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消逝,表达了作者对于光阴易逝的感慨。

青毛骢马参差钱和娇春杨柳含细烟,描绘了一幅春日的景象,表达了对于春天的喜爱和对于美好时光的追求。

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表达了作者追求真理和追寻激情的决心和渴望。

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表达了作者对于英雄气概和追求英勇的敬佩和向往。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表达了对于平凡生活的热爱和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漏催水咽玉蟾蜍和卫娘发薄不胜梳描述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消逝,表现了对于光阴易逝和生命的无常的反思。

看见秋眉换新绿,二十男儿那刺促,表达了对于年轻人追求理想和奋发向前的鼓励和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于壮丽景观和英雄豪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追求真理、追寻激情和奋斗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于岁月流转和人事消逝的感慨和思考。诗意深邃,意境美丽,令人回味无穷。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李贺 (共238首诗)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