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之不可得”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求之不可得”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万山潭作》

"求之不可得"平仄韵脚

拼音:qiú zhī bù kě dé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仄韵) 上声十七筱  (仄韵) 入声十三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万山潭作

孟浩然 唐朝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诗词解读

万山潭作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万山潭作》

垂钓坐盘石,

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

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

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

沿月棹歌还。

中文译文:

我坐在盘石上垂钓,

清澈的水让心也宁静。

鱼儿在潭水中游动,

猿猴悬挂在岛屿和藤萝之间。

曾经有一位美丽的女子解下佩玉,

她的传闻传遍了这座山。

我努力寻找她,却无法找到,

随着月光荡着船,唱着回家的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和追求的无奈。

诗人以垂钓为题材,以描述自己坐在盘石上垂钓的场景开篇。他在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水的清澈,心也因此变得宁静。接着,诗人描绘了潭水中游动的鱼儿,以及猿猴悬挂在岛屿和藤萝之间的景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生动。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提到了一个游女的传闻,她曾经解下佩玉,而这个传闻就在这座山间流传开来。这位游女可能是诗人追求的对象,但他却无法得到她。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失意,他乘着月光荡着船,唱着回家的歌,意味着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只能寄情于归途中。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的描绘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写实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透露出对追求的无奈和失望,以及对现实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àn shān tán zuò
万山潭作

chuí diào zuò pán shí, shuǐ qīng xīn yì xián.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
yú xíng tán shù xià, yuán guà dǎo téng jiān.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yóu nǚ xī jiě pèi, chuán wén yú cǐ shān.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qiú zhī bù kě dé, yán yuè zhào gē hái.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作者信息

孟浩然 (共321首诗)

王孟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