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梨花落晚风”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一树梨花落晚风”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鹭鸶》

"一树梨花落晚风"平仄韵脚

拼音:yī shù lí huā luò wǎn fēng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鹭鸶

杜牧 唐朝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诗词解读

鹭鸶翻译、赏析和诗意

《鹭鸶》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雪衣雪发青玉嘴,

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晚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的景象,以及其中一只鹭鸶的形象。鹭鸶是一种白色的水鸟,它的羽毛洁白如雪,纤细的嘴呈现出青玉的色泽。诗人观察到这只鹭鸶站在溪水中,它们聚集在水中捕食鱼儿。突然受到惊吓,它们展翅飞起,远远地映照在碧绿的山景中。与此同时,一树梨花在晚风中飘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冬日景色中的一幅画面。诗人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鹭鸶的形象,将其与白雪、青玉相联系,强调了其洁白和精致。鹭鸶聚集在溪水中捕食鱼儿,展现出它们的生动和活力。当它们受到惊吓时,翅膀的展开使它们在碧绿的山景中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飞行线条。与此同时,一树梨花在晚风中落下,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丝凄美的氛围。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瞬间美的敏感和感悟。鹭鸶的形象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和活力,而雪、山、溪水则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宁静、清冷的氛围。诗人以简练、凝练的语言将这些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诗词展现出一种静谧而优美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象和精湛的描写技巧展现了冬日景色中的美感和诗人对自然的感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清新、宁静的审美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ù sī
鹭鸶

xuě yī xuě fā qīng yù zuǐ, qún bǔ yú ér xī yǐng zhōng.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jīng fēi yuǎn yìng bì shān qù, yī shù lí huā luò wǎn fēng.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作者信息

杜牧 (共511首诗)

小李杜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