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束悬崖半”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道束悬崖半”出自唐朝诗人杜审言的《度石门山》

“道束悬崖半”的上一句是:迸水落遥空

度石门山

杜审言 唐朝

石门千仞断,迸水落遥空。

道束悬崖半,桥欹绝涧中。

仰攀人屡息,直下骑才通。

泥拥奔蛇径,云埋伏兽丛。

星躔牛斗北,地脉象牙东。

开塞随行变,高深触望同。

江声连骤雨,日气抱残虹。

未改朱明律,先含白露风。

坚贞深不惮,险涩谅难穷。

有异登临赏,徒为造化功。

诗词解读

度石门山翻译、赏析和诗意

度石门山

石门千仞断,迸水落遥空。

道束悬崖半,桥欹绝涧中。

仰攀人屡息,直下骑才通。

泥拥奔蛇径,云埋伏兽丛。

星躔牛斗北,地脉象牙东。

开塞随行变,高深触望同。

江声连骤雨,日气抱残虹。

未改朱明律,先含白露风。

坚贞深不惮,险涩谅难穷。

有异登临赏,徒为造化功。

中文译文:

穿越石门山

石门高耸,千仞断崖,瀑布水从高处飞流落空。

山道紧束悬崖半壁,石桥横卧跨越在一道深涧中。

抬头攀登,人们常需歇息,眺望远处险峻的路途。

沿着泥泞的小径,蛇在其中迅速穿行,云雾笼罩着密布的兽丛。

北方的星座在天空中闪耀,象牙般的山脉延伸东方。

开辟前进的道路随行而变,高深的山峰与远景交融在一起。

江水的声音如同暴雨般汹涌,太阳气息中夹杂着残留的彩虹。

朱明的律法尚未改变,初秋的风中已带有白露的气息。

坚定而勇敢地行进,险峻和艰涩也无法阻挡。

体验不同的登顶欣赏,这才是意在体悟造化之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临石门山的壮丽景色和困难险阻。诗人以生动的描写方式展示了险峻的山势、流泻如飞的瀑布、道路的陡峭、桥梁的危险等,体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类征服自然的勇气。同时,诗人也通过描述北斗星的位置和象牙般的山脉,暗示了这座山的高耸和山势的雄伟。诗的结尾指出登山并非单纯为了赏景,而是要体悟造化之功,体验不同的境界。整首诗以景写情,意境幽远,富有深意,反映了诗人对山川的热爱和追求,表达了对理想和人生奋斗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杜审言 (共49首诗)

文章四友

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人(今湖北襄阳)。后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官修文馆直学士。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诗圣”杜甫的祖父。

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