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渔父棹歌连”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巴陵渔父棹歌连”出自唐朝诗人张志和的《渔父》

“巴陵渔父棹歌连”的上一句是:青草湖中月正圆

“巴陵渔父棹歌连”的下一句是:钓车子

"巴陵渔父棹歌连"平仄韵脚

拼音:bā líng yú fù zhào gē lián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渔父

张志和 唐朝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

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诗词解读

渔父翻译、赏析和诗意

《渔父》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张志和。诗中描绘了一位渔父的生活。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父,桃花流水,鳜鱼肥。他站在西塞山前,看着白鹭在空中翱翔,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他身穿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中他无需回家。

他是一位钓台上的渔父,身穿褐色裘衣。他乘着小船在长江上游荡,他熟悉船的操作,擅长顺水行驶,他从不担忧长江的白浪。在霅溪湾里他是一位垂钓的老人,他在舴艋上来回穿梭,西去东来。他在江上看到了落雪,听到了浦边的风声,他笑着穿着荷衣,不因贫穷而感叹。

在松江蟹舍主人的船上,大家都非常开心。他们一起分享菰饭和莼羹,品尝着美味的佳肴。枫叶落下,荻花干枯,他们醉酒后在渔船上住宿,不觉得寒冷。

湖中的青草下,圆圆的月亮高悬。巴陵的渔父在划船时唱歌,渔船连成一线。他们的渔车和船头,都让他们快乐地在风浪中畅快行进,无需依靠仙人之物。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安逸愉快的渔父生活。渔父靠着在江湖中捕鱼来维持生计,他不为物质贫乏所困扰,享受着自然风光和丰盛的美食,沉浸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他的生活虽然平凡,却充满了自由和快乐。通过描写渔父的生活,张志和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展现了渔父的豁达乐观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词清新自然,笔调轻盈,给人以宁静愉悦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张志和 (共11首诗)

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唐肃宗曾赐给他奴、婢各一,称“渔童”和“樵青”,张志和遂偕婢隐居于太湖流域的东西苕溪与霅溪一带,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渔樵为乐。

唐大历九年(774年),张志和应时湖州刺史颜真卿的邀请,前往湖州拜会颜真卿,同年冬十二月,和颜真卿等东游平望驿时,不慎在平望莺脰湖落水身亡。

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大易》十五卷,有《渔夫词》五首、诗七首传世。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