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吟双泪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一吟双泪流”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题诗后》

“一吟双泪流”的上一句是: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的下一句是:知音如不赏

"一吟双泪流"平仄韵脚

拼音:yī yín shuāng lèi liú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题诗后

贾岛 唐朝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诗词解读

题诗后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诗后》是唐代贾岛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的第一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的苦思冥想和付出的努力。诗人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完成了两句诗,这是他经过反复琢磨和思考的结果。而当他吟咏这两句诗时,内心的情感如潮水般涌动,泪水不禁流淌而下。这表明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投入和情感的真挚。

诗的第二句“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的期待和失望。诗人希望能够得到理解和赏识,希望有人能够欣赏他的诗作。然而,如果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的心意和创作的价值,他宁愿回到故乡的山中,独自静静地度过秋天。

整首诗词通过对于创作的坚持和付出、对于知音的期待和失望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贾岛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贾岛 (共396首诗)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

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

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