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荷成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天地荷成功”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即太尉光弼弟)》

“天地荷成功”的上一句是:弟兄皆许国

“天地荷成功”是诗词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即太尉光弼弟)的最后一句

"天地荷成功"平仄韵脚

拼音:tiān dì hé chéng gōng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即太尉光弼弟)

岑参 唐朝

诏出未央宫,登坛近总戎。

上公周太保,副相汉司空。

弓抱关西月,旗翻渭北风。

弟兄皆许国,天地荷成功。

诗词解读

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即太尉光弼弟)翻译、赏析和诗意

中文译文:

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

诏令发布出御未央宫,登上祭坛近距离觐见朝臣。

尊敬的李公是周朝的太保,同时担任汉朝的司空副相。

他的箭弓寄予着西部边关的月亮,旗帜在渭北风中翻飞。

他和他的兄弟都为国家立下了功勋,得到了上天和地下荣耀的回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岑参写给李太保充任渭北节度使(即太尉光弼的弟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充满仪式感的场景,表达了对李太保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彰显了他与兄弟二人的荣耀和功绩。

诗的开篇,诗人以庄严的口吻写道“诏令发布出御未央宫,登上祭坛近距离觐见朝臣”。这是指皇帝下旨让李太保离京任节度使之职,并在未央宫举行了隆重的仪式,以表示对他的重视和祝福。

接着,诗人描绘了李太保的身份和职位。他是周朝的太保,同时也担任汉朝的司空副相。这里诗中的“太保”是指周朝重要的内阁官员,而“司空”则是汉朝的官职,代表着极高的政治地位和权力。

然后,诗人通过“箭弓关西月”和“旗翻渭北风”两句来描绘李太保的军事才能和功勋。李太保箭弓的“关西月”,意味着他的箭法高超,把箭射到了关西的月亮,显示了他的英勇和威慑力。而“旗翻渭北风”则暗示着他在渭北边防地区的英雄气概和军事才能。

最后,诗人写道“弟兄皆许国,天地荷成功”。这是表达了李太保与他的兄弟们为国家立下的功勋,以及他们所受到的上天和地下的荣耀和回报。

整首诗以庄严的口吻,通过描绘李太保的身份、军事才能和兄弟之间的荣耀,表达了对李太保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塑造了他的英雄形象。诗中融入了政治与军事元素,展现了唐代安史之乱后,重军备的时代背景。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岑参 (共385首诗)

高岑,四大边塞诗人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