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徒照地”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桃花徒照地”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梨花》

梨花

钱起 唐朝

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

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诗词解读

梨花翻译、赏析和诗意

《梨花》是唐代诗人钱起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梨花艳静如笼月,

香寒未逐风。

桃花徒照地,

终被笑妖红。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梨花的美丽,通过对比梨花和桃花,表达了作者对梨花的赞美和对桃花的讽刺。梨花的美丽如同笼罩在明亮月光下一般,清冷的香气还未被风吹散。而桃花虽然也在地上绽放,但却无法与梨花相比,最终会被人们以妖艳的色彩嘲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示了梨花的美丽和与桃花的对比。首句以"艳静如笼月"来形容梨花的美丽,将其与明亮的月光相比,给人以温柔静谧的感觉。接着,诗中提到梨花的香气"香寒未逐风",揭示了梨花的清冷和纯洁之美。

然后,诗人将梨花与桃花进行对比。他写道,桃花虽然也在地上盛开,但只是徒然地照亮大地,无法与梨花相比。最后一句"终被笑妖红",暗示了桃花在人们眼中失去了本真之美,被人们嘲笑成妖艳而不真实的花朵。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梨花的赞美和对桃花的嘲讽,通过对比和对立的手法,突出了梨花的高雅和纯洁之美。这首诗词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对真实与虚幻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í huā
梨花

yàn jìng rú lóng yuè, xiāng hán wèi zhú fēng.
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
táo huā tú zhào dì, zhōng bèi xiào yāo hóng.
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作者信息

钱起 (共430首诗)

大历十才子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