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唇一点桃花殷”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朱唇一点桃花殷”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醉戏窦子美人》

醉戏窦子美人

岑参 唐朝

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

细看只似阳台女,醉著莫许归巫山。

诗词解读

醉戏窦子美人翻译、赏析和诗意

译文:

朱唇点缀桃花的红艳,留下夜晚的娇羞和半插上的头髻。

仔细看去,她就像是阳台上的女子,醉醺醺地,不要让她回到巫山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美人的容貌和醉态,展现了唐代男子对于美人的迷恋和渴望。作者使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朱唇”、“桃花殷”等词语,营造出美人面容妖艳的氛围。而“宿妆娇羞偏髻鬟”则表现出美人温柔娇羞的形象,更加增添了她的吸引力。

整首诗给人一种欣赏美的感觉,让人不禁被美人的容颜所吸引。通过将美人比喻为阳台女,赋予她醉醺醺的形象,作者传达了对美人的情感迷恋,也增加了诗的浪漫色彩。

最后两句“醉著莫许归巫山”,则表达了作者不愿让美人离开巫山的意愿。巫山被认为是妖女居住的地方,象征着美人的归属。作者希望美人能够一直留在他身边,不要离开。整首诗通过具体形象的描写营造了浓郁的美感,传达了作者对美人的情感迷恋与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岑参 (共385首诗)

高岑,四大边塞诗人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