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何太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归来何太迟”出自唐朝诗人赵嘏的《到家(一作杜牧诗,题作归家)》

“归来何太迟”的上一句是:童稚苦相问

“归来何太迟”的下一句是:共谁争岁月

"归来何太迟"平仄韵脚

拼音:guī lái hé tài chí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到家(一作杜牧诗,题作归家)

赵嘏 唐朝

童稚苦相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诗词解读

到家(一作杜牧诗,题作归家)翻译、赏析和诗意

到家(一作杜牧诗,题作归家)

童稚苦相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诗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回家之后的感受。童稚表示等待他归家的人对他的关切。诗人觉得自己回家的时间有些晚,延误了与家人的相聚。诗人感慨岁月的匆忙,表达了须臾之间黑发已经变为了白发。

赏析:这首诗简洁明了,四句话表达了对回家的思念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童稚苦相问,表达了等待诗人回家的人对他的关心和期待,着重描绘了家人对他的思念之情。归来何太迟,诗人自责归家的时间晚了,暗示他外出的一段时间较长。共谁争岁月,诗人意指与时光的搏击,岁月如梭,无法与之争辩。赢得鬓边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鬓边丝白暗示诗人年事已高,透露出对光阴逝去的无奈与悲伤。

这首诗流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简洁的词语和意象,表达了对亲人的渴望、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个人经历和沧桑的思考。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回家的喜悦,以及岁月无情的冷酷。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赵嘏 (共254首诗)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