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如春梦不多时”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来如春梦不多时”出自宋朝诗人张先的《御街行(般涉调)》

"来如春梦不多时"平仄韵脚

拼音:lái rú chūn mèng bù duō shí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御街行(般涉调)

张先 宋朝

夭非花艳轻非雾。

来夜半、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何处。

远鸡栖燕,落星沈月,紞紞城头鼓。

参差渐辨西池树。

珠阁斜开户。

绿苔深径少人行,苔上屐痕无数。

余香遗粉,剩衾闲枕,天把多情付。

诗词解读

御街行(般涉调)翻译、赏析和诗意

《御街行(般涉调)》是宋代张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夭非花艳轻非雾。

来夜半、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何处。

远鸡栖燕,落星沉月,

紞紞城头鼓。

参差渐辨西池树。

珠阁斜开户。

绿苔深径少人行,

苔上屐痕无数。

余香遗粉,剩衾闲枕,

天把多情付。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御街的景象。诗人在夜半来到御街,天亮时离开。来时像是春梦一般短暂,离去则像是朝云般不知去向。在御街上,远处的鸡声和燕子栖息的声音传来,落下的星星和沉下的月亮也点缀着城头的鼓声。随着视线渐渐清晰,西池的树逐渐显现出来,珠阁的窗户斜开。绿苔覆盖的小径上很少有人行走,但上面却有无数屐鞋的痕迹。诗人感受到御街上余香和遗留的粉末,剩下的衾被和闲置的枕头,仿佛天空将多情的心事托付给了这个地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御街的景象,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感慨和心境。诗人运用夜半来、天明去的时间段,营造出一种短暂而流转的氛围,突出了来去之间的转瞬即逝。通过对声音和视觉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御街的生动场景,增强了整首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御街余香、遗粉以及闲置物品的感慨,将情感与景物巧妙地结合起来,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整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御街的独特魅力,具有一定的意境和审美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张先 (共194首诗)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