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云想衣裳花想容”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花想容(武陵春)》

"云想衣裳花想容"平仄韵脚

拼音:yún xiǎng yī shang huā xiǎng róng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花想容(武陵春)

贺铸 宋朝

南国佳人推阿秀,歌醉几相逢。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未抵情浓。

津亭回首青楼远,帘箔更重重。

今夜扁舟泪不供。

犹听隔江钟。

诗词解读

花想容(武陵春)翻译、赏析和诗意

《花想容(武陵春)》是宋代贺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花想容(武陵春)

南国佳人推阿秀,

歌醉几相逢。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未抵情浓。

津亭回首青楼远,

帘箔更重重。

今夜扁舟泪不供,

犹听隔江钟。

译文:

在南国,美丽的女子推崇的是阿秀,

歌声和酒意让我们几度相遇。

想象着白云般的衣裳和花朵般的容貌,

春天的浪漫情愫尚未完全传达出来。

站在津亭回首,青楼已经远去,

帘幕重重叠叠。

今夜坐在小舟上,泪水难以抑制,

依然能听到江面对岸的钟声。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国的美丽女子、花朵和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女子阿秀被描绘得美丽动人,她的容貌如花朵一般娇艳。作者在春天的浪漫氛围中,与阿秀多次相遇,歌声和酒意让他们陶醉其中。然而,春天的浪漫情愫还未完全传达出来,作者在津亭回首时,发现青楼已经远去,帘幕重重叠叠,仿佛隔绝了彼此之间的联系。诗的最后,作者坐在小舟上,泪水难以抑制,只能听到江面对岸的钟声,表示他对阿秀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南国的美景和春天的氛围为背景,描绘了一段缠绵的爱情故事。通过对阿秀的描写,展现出她的美丽与娇艳,使读者对她产生向往之情。诗中作者与阿秀的相遇,歌声和酒意的陶醉,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情感交融。然而,诗的后半部分揭示了他们之间的隔阂和分离,津亭回首时青楼已远去,帘幕重重叠叠,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丝忧伤和无奈的情绪。最后,作者坐在小舟上,泪水难以抑制,只能听到江面对岸的钟声,表达出他对阿秀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流畅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给人以深深的情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uā xiǎng róng wǔ líng chūn
花想容(武陵春)

nán guó jiā rén tuī ā xiù, gē zuì jǐ xiāng féng.
南国佳人推阿秀,歌醉几相逢。
yún xiǎng yī shang huā xiǎng róng.
云想衣裳花想容。
chūn wèi dǐ qíng nóng.
春未抵情浓。
jīn tíng huí shǒu qīng lóu yuǎn, lián bó gèng chóng chóng.
津亭回首青楼远,帘箔更重重。
jīn yè piān zhōu lèi bù gōng.
今夜扁舟泪不供。
yóu tīng gé jiāng zhōng.
犹听隔江钟。

作者信息

贺铸 (共881首诗)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