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新画青松障”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手提新画青松障”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手提新画青松障”的上一句是:握发呼儿延入户

“手提新画青松障”的下一句是:障子松林静杳冥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杜甫 唐朝

老夫清晨梳白头,玄都道士来相访。

握发呼儿延入户,手提新画青松障。

障子松林静杳冥,凭轩忽若无丹青。

阴崖却承霜雪干,偃盖反走虬龙形。

老夫平生好奇古,对此兴与精灵聚。

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

松下丈人巾屦同,偶坐似是商山翁。

怅望聊歌紫芝曲,时危惨澹来悲风。

诗词解读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玄都杜甫

老夫清晨梳白头,

玄都道士来相访。

握发呼儿延入户,

手提新画青松障。

障子松林静杳冥,

凭轩忽若无丹青。

阴崖却承霜雪干,

偃盖反走虬龙形。

老夫平生好奇古,

对此兴与精灵聚。

已知仙客意相亲,

更觉良工心独苦。

松下丈人巾屦同,

偶坐似是商山翁。

怅望聊歌紫芝曲,

时危惨澹来悲风。

中文译文:

李尊师帽巾短裤一览凄然,

清晨时分,玄都道士前来拜访。

他握住我的头发,唤醒儿子引进屋内,

手中提着一幅新画,上面青松遮蔽。

障子中的松树林静静地立于杳冥之间,

我站在轩窗前,不经意间仿佛丹青消失无踪。

山坡上的松树倒挂着积雪和霜露,

树枝弯曲,如同蜿蜒而行的巨龙。

我一生钟情于古道,喜爱古物和古代文化,

现在通过这幅画作,我和神仙般的人物汇聚在一起。

我已经意识到仙客们对我的好奇和亲近,

更加感受到艺术家的苦心。

我在松树下和尊师一起穿着巾屦,

偶尔坐下来,仿佛是商山上的隐士。

我感到愁肠百结,唱唱紫芝山的歌曲,

感慨时局危急,忧心忡忡,如来的悲风吹拂。

诗意和赏析:

杜甫这首诗以简洁、深情的笔触展示了老者和玄都道士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诗中的老者表示平生对古物和古代文化充满好奇,他通过与玄都道士的交往,得到了意想不到的亲近和了解。诗中的障子松树画是连接两位人物的媒介,也象征着文化和精神的交流。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和润饰为主,通过描绘松树和老者的情怀,展示了对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另外,诗中的障子松树画也反映出了艺术家的对真实和虚幻的探索,以及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首诗,杜甫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对艺术家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忧心忡忡的心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和艺术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忧虑和悲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杜甫 (共1171首诗)

大李杜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