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力回天到此休”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气力回天到此休”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将次相州》
"气力回天到此休"平仄韵脚
拼音:qì lì huí tiān dào cǐ xiū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将次相州
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
蝼蚁往还空垄亩,骐驎埋没几春秋。
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
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诗词解读
将次相州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将次相州》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山如浪入漳州,
铜雀台西八九丘。
蝼蚁往还空垄亩,
骐驎埋没几春秋。
功名盖世知谁是,
气力回天到此休。
何必地中余故物,
魏公诸子分衣裘。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青山如海浪般涌入漳州的景象为开篇,表现了山势的雄伟壮观。接下来,描写了铜雀台以西的八九座小山,展示了地势的起伏变化。然而,对于蝼蚁而言,这些山峦只是往返之地,对他们而言并无特别之处。接着,诗人提到了骐驎,一种珍贵的马,暗示了一种珍贵的存在埋没在岁月之中。最后两句表达了功名利禄虽然可以名满天下,但也会耗尽一个人的精力,到达一定境地后需要休息。诗末提到魏公和他的诸子分裂了衣裘,暗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现实。
赏析:
《将次相州》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功名的思考。诗中的青山和山势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恢弘,与人类的功名利禄相比,显得更加深远和永恒。蝼蚁往还空垄亩的描写,暗示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强调了功名利禄的虚幻和无常。骐驎的埋没则表达了珍贵事物的易被遗忘和埋没的命运,也暗示了人生和时光的流逝。最后两句则提醒人们,功名利禄虽然可以带来权力和地位,但也会耗尽一个人的精力和生命,到达一定境地后需要停下来休息。诗末的魏公和诸子分裂衣裘,则是对于权力斗争的冷峻描述,表达了对于世俗权谋的警示。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山峦、蝼蚁、骐驎等形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怀疑,以及对于权力斗争的深刻洞察。通过这些描写,诗词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思维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想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