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顿食黄鱼”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顿顿食黄鱼”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

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

杜甫 唐朝

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

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

旧识能为态,新知已暗疏。

治生且耕凿,只有不关渠。

西历青羌板,南留白帝城。

於菟侵客恨,粔籹作人情。

瓦卜传神语,畬田费火声。

是非何处定,高枕笑浮生。

诗词解读

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翻译、赏析和诗意

《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异俗吁可怪,

斯人难并居。

家家养乌鬼,

顿顿食黄鱼。

旧识能为态,

新知已暗疏。

治生且耕凿,

只有不关渠。

西历青羌板,

南留白帝城。

於菟侵客恨,

粔籹作人情。

瓦卜传神语,

畬田费火声。

是非何处定,

高枕笑浮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的一首描写民俗的诗,以俳谐体的形式写出了唐代时期异乡人的生活和遭遇。诗中,杜甫描绘了异乡的种种怪事,如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等。他通过描写这些怪事,表达了自己对异乡生活的不习惯和迷茫。他感叹旧识能为态,新知已暗疏,说明他已经不再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逐渐与人疏远。他认为治生且耕凿,在异乡并不需要太过关心政治,只需安心耕种,保持稳定生活。然而,诗中他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客居的痛苦,形容了客居异乡的辛酸和无奈。他提到了西历青羌板,南留白帝城,说的是自己远离故乡,生活在陌生的地方,感到非常孤独和无助。最后,他以“高枕笑浮生”来表示对一切是非纷争的不关心和超脱,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来面对这种困境。整首诗以杂喻俳谐手法作为具体描写,而反衬的背景,更显得诗中的情感和思想更加鲜明。杜甫以其深厚的情感、独到的观察和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表现了对异乡生活的各种情感和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ì zuò pái xié tǐ qiǎn mèn èr shǒu
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

yì sú xū kě guài, sī rén nán bìng jū.
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
jiā jiā yǎng wū guǐ, dùn dùn shí huáng yú.
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
jiù shí néng wéi tài, xīn zhī yǐ àn shū.
旧识能为态,新知已暗疏。
zhì shēng qiě gēng záo, zhǐ yǒu bù guān qú.
治生且耕凿,只有不关渠。
xī lì qīng qiāng bǎn, nán liú bái dì chéng.
西历青羌板,南留白帝城。
wū tú qīn kè hèn, jù nǚ zuò rén qíng.
於菟侵客恨,粔籹作人情。
wǎ bo chuán shén yǔ, shē tián fèi huǒ shēng.
瓦卜传神语,畬田费火声。
shì fēi hé chǔ dìng, gāo zhěn xiào fú shēng.
是非何处定,高枕笑浮生。

作者信息

杜甫 (共1171首诗)

大李杜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