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不相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相思不相见”出自唐朝诗人薛能的《秋晚送无可上人》

"相思不相见"平仄韵脚

拼音:xiāng sī bù xiāng jiàn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五潸  (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秋晚送无可上人

薛能 唐朝

半夜觉松雨,照书灯悄然。

河声才淅沥,旧业近潺湲。

坐滴寒更尽,吟惊宿鹤迁。

相思不相见,日短复愁牵。

诗词解读

秋晚送无可上人翻译、赏析和诗意

《秋晚送无可上人》是唐代诗人薛能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描写秋夜中的湿雨、照书灯和河流声,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词透露出一种凄凉寂寞的意境。

诗中的"半夜觉松雨"描述了深夜中微弱的松雨,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的氛围。"照书灯悄然"则表现了诗人寂静的读书情景。接着,"河声才淅沥"这句描述了河水流动的声音,传递出一种沉思的氛围。随后出现的"旧业近潺湲"表明诗人对往事的怀念,旧事渐渐浸入了河水。"坐滴寒更尽"表达了作者坐立于窗前,感受到寒凉即将过去的时间感觉。"吟惊宿鹤迁"描述了诗人吟诗的情景,也可以理解为写作之中被打扰的心情。最后两句"相思不相见,日短复愁牵"表达了诗人寄托的思念之情,即使心中没有人,依然对光阴流逝而感到忧伤。

整首诗词在描述各种细节的同时,营造了一种静谧、凄凉的氛围。诗人运用具象描写,以及对情感的细腻表达,将自己深深的思念之意展现给读者。这首诗词展示了赋予时间、季节以人情的能力,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惋惜。

中文译文:

半夜觉松雨,照书灯悄然。

夜半听见微弱的松雨声,照亮书的灯光静静地燃烧。

河声才淅沥,旧业近潺湲。

河水的声音只是轻微的击打声,旧时的事物慢慢沉入了河水之中。

坐滴寒更尽,吟惊宿鹤迁。

坐着渗入寒冷的时间逐渐过去,吟诵的声音唤醒宿居的孤鹤。

相思不相见,日短复愁牵。

思念存在却不见面,时间的流逝让我更加忧伤牵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感情的抒发,营造出了凄凉寂寞的意境。以秋夜为背景,描述了深夜中微弱的松雨声和照书灯光。诗人通过描写河水声音的轻微,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并以此抒发了自己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的情感内敛而悲伤,体现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惋惜。整首诗词以写景为主,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既有具体的描绘,又有丰富的内在意味。这首诗词抓住了秋夜的情感氛围,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达到了深层次的诗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薛能 (共260首诗)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