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交戛碧琅玕”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晓风交戛碧琅玕”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竹》

“晓风交戛碧琅玕”是诗词竹的第一句

“晓风交戛碧琅玕”是诗词竹的最后一句

"晓风交戛碧琅玕"平仄韵脚

拼音:xiǎo fēng jiāo jiá bì láng gān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罗隐 唐朝

篱外清阴接药阑,晓风交戛碧琅玕.子猷死后知音少,粉节霜筠谩岁寒。

诗词解读

竹翻译、赏析和诗意

竹, 作品作者诗经 ,是有名的杂诗之中的篇名,这篇诗描绘的是秋天即将到来的景象。

译文:篱外有清凉荫蔽着医药篱笆,清晨的微风摩挲碧玉一样的竹响。柳宗元死后没有几位好友,粉色竹节在霜雪中孤寂地度过寒冬。

诗意:这首诗以竹为题材,描绘了秋天即将到来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篱笆外的竹林和清晨微风拂动竹叶的情景,展现了秋风乍起的清凉感觉。诗中还提到柳宗元去世后好友渐渐减少的情节,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之情。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竹林和秋风,展现了秋天的清凉感觉。竹林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坚强、刚直和不屈不挠的品质。诗人通过将竹与秋风结合,向读者传达了一种秋天即将到来的信号。诗中还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通过提及柳宗元去世后好友减少的情节,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之情。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给人以静谧安宁之感。同时,诗中还有丰富的音韵和形象的描绘,使诗歌更富有感染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hú

lí wài qīng yīn jiē yào lán, xiǎo fēng jiāo jiá bì láng gān. zi yóu sǐ hòu zhī yīn shǎo, fěn jié shuāng yún mán suì hán.
篱外清阴接药阑,晓风交戛碧琅玕.子猷死后知音少,粉节霜筠谩岁寒。

作者信息

罗隐 (共460首诗)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诗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