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一枝开”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桃叶一枝开”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意》

"桃叶一枝开"平仄韵脚

拼音:táo yè yī zhī kāi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古意

王昌龄 唐朝

桃花四面发,桃叶一枝开。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

诗词解读

古意翻译、赏析和诗意

《古意》

桃花四面发,桃叶一枝开。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

诗词的中文译文:

桃花四面都开放,只有一枝桃叶才绽放。

黄昏时,黄鹂鸣叫,让人伤心的是那玉镜台。

清雅的筝声传向明亮的月,午夜时分迎来春风的吹拂。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桃花为主题。作者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刻画出了桃花盛开的场景,从四面八方都看得到桃花开放的景象,但只有一枝桃叶开放。这种独特的景象暗示着人世间的寂寞和孤独。作者以细腻的笔墨将黄昏时黄鹂的鸣叫与伤心的玉镜台联系在一起,表达了无法得到的思念和伤感之情。最后,作者用清雅的筝声和明亮的月光描绘了春夜的美好,展示了春风的柔和和温暖。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春天的景象与人世的情感相结合。描绘了桃花的盛开,同时通过寥寥数语表达了人的内心思绪。黄鹂的鸣叫与伤心的玉镜台相呼应,展示了作者对未实现的爱情或思念的深情关怀。最后,以清雅的筝声和明亮的月光描绘了春风带来的温暖和有抚慰性的感觉。整首诗旋律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与遐想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作者信息

王昌龄 (共210首诗)

四大边塞诗人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诗句推荐